
湖南日報·新湖南客戶端4月2日訊(通訊員 周星亮) 歷經3個月的緊張施工,岳陽縣重點水利工程——中洲大堤六門閘除險加固工程主體結構于近日順利完工,標志著當地防洪排澇能力邁上新臺階,也為洞庭湖區(qū)生態(tài)治理和農業(yè)灌溉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
走進中洲大堤六門閘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現場,巍峨矗立的塔吊下,數臺挖掘機來回穿梭,工人們頂著烈日,在閘體上下緊張作業(yè),整個建設場面如火如荼。

六門閘建于1979年,位于中洲大堤0+080處,是中洲垸內連接中洲撇洪渠和東洞庭湖的穿堤建筑物。由于建設和運行時間長,涵閘建筑主體和機電設備均存在重大安全隱患。為確保中洲垸8.3萬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,啟動六門閘除險加固工程迫在眉睫。2024年12月,該工程正式啟動建設,項目總投資7182.83萬元,主要建設內容為進口段、箱涵段、閘室段、消能防沖段等,時間緊、任務重。

湖南巴陵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許愿心說:“自2024年12月23日開工以來,我們克服了工期短、施工任務重、資金難等各種困難,抽調了很多精干技術人員,加班加點趕工期!
歷經掛圖作戰(zhàn)、倒排工期的100晝夜,項目成功在4月1日前,完成了閘室的進水段、閘室段,以及出水段的建設任務。初具雛形的新六門閘,不僅是岳陽縣水利建設史上的亮眼“成績單”,更是下好防洪備汛的“先手棋”。
湖南巴陵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許愿心說:“計劃在5月份完成剩下百分之十幾的工程建設任務,確保在洞庭湖高洪水位來臨前,完成六門閘工程項目的建設,確保中洲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!